《土默特烤羊背》《武川莜面》《托县炖黄河鲤鱼》制作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审定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发布日期:2023-12-22
浏览量:24
2023年12月21日上午,由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张振霞主持,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餐饮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研制的《土默特烤羊背》《武川莜面》《托县炖黄河鲤鱼》制作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审定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召开。这三项团体标准经历了调研、座谈、实地考察、编写、制作及征求意见等环节,最终形成送审稿。
这三项团体标准由呼和浩特市总工会提出,由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归口管理。
参与起草的单位有: 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餐饮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内蒙古标准化协会、内蒙古品牌战略促进会、内蒙古财经大学、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呼和浩特酒店餐饮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呼和浩特市新东方高级技工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川石磨莜面制作技艺传习基地、内蒙古燕谷坊全谷物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武川北莜北莜面宴西北菜、内蒙古标准化协会、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二虎农家园饭店、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老刘炖鱼店、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孟氏炖鱼食府、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土默特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麦香村饭店。

《托县炖黄河鲤鱼制作技术规范》制定的意义是为了做优做强“托县炖鱼”产业。制定团体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势在必行。通过推行从原料产地、环境、品种、加工方法等系列化标准生产,提高厨师科学合理选用原料。用专业能力和标准的制作工艺,规范菜肴生产加工行为,综合运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工艺,促进产品品质和产业素质的整体提高,为打造“托县炖鱼”品牌提供技术保障,不断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逐步为实现“托县炖鱼”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土默特烤羊背制作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收集整理了内蒙古土默特烤羊背相关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认真分析了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指标进行了比对分析和分类统计,确定了内蒙古烤羊背制作生产方面标准的关键技术指标要素。

《武川莜面制作技术规范》是利用标准化技术手段将武川莜面制作技术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资料范本,这样不仅能够扩大武川县餐饮行业品牌影响力,激发莜面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创新潜能,更能进一步规范武川莜面的生产制作,传承和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川是全国莜麦的适应栽培区和自治区的主产区,武川莜麦没有病虫害,也不需要施化肥,是纯正的绿色食品,加之当地特殊的加工工艺,造就了武川莜面特有的质量特色和优良的品质风味。武川莜面蛋白质含量为粮食之首,面粉较白,口感劲道,富含钙磷等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含有的亚油酸和脂肪酸对粥样动脉硬化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莜面的膳食纤维是米饭的10倍以上,是生活中的健康粗粮。近年来,武川积极开展无公害莜麦产品基地认证工作,现已完成申报无公害莜麦基地认定21万亩,由当地加工企业所申报的14700吨莜麦已得到国家农产品安全中心的无公害认证。
参加评审会的专家有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
朱晓春

呼和浩特市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案件审理室主任
张曙光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副处长
王军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原四级调研员
非遗专家 吴和义

呼和浩特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
金光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建设处主任科员
包蕾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科科长
李晓峰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科长
郭红梅

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秘书长
郭建明

内蒙古商旅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牛银祥
同时参会的还有三项团体标准的起草人:

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张振霞

呼和浩特市总工会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工会主席
田喜武
参加本次审定会的起草人员还有:土默特左旗土默特饭店总经理郭吉鼠;托县老刘炖鱼总经理刘飞;托县孟氏庄园总经理杨仙岚;武川石墨莜面就业工坊总经理陈月焕;武川北莜北莜面宴总经理辛俊亭;呼和浩特市新东方高级技工学校曲云帆;内蒙古商报社副总编辑赵永光;内蒙古自治区莜面饮食制作技艺传承人贾银凤;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融媒体中心主任刘智扬。

会上,审定专家一致推选郭建明担任审定会主任委员,负责具体审定议程。审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关于标准及其编制说明的相关介绍,并对标准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交流质询和认真审查,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经过专家审定,一致认为:《土默特烤羊背》《武川莜面》《托县炖黄河鲤鱼》制作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为自治区餐饮行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审定委员会同意将修改后的《土默特烤羊背》《武川莜面》《托县炖黄河鲤鱼》制作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及编制说明的送审稿作为报批稿,报送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餐饮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